您的位置:杂酷网 > 生活 > >正文

​奶奶鱼刺卡喉硬吞饭团惹大祸

摘要奶奶鱼刺卡喉硬吞饭团惹大祸 本文转自:厦门日报 奶奶鱼刺卡喉硬吞饭团惹大祸 鱼刺越扎越深,离颈部总动脉仅剩6毫米,所幸医生抢救及时,患者才脱险 ●时间:8月11日●地点:厦门市...

奶奶鱼刺卡喉硬吞饭团惹大祸

本文转自:厦门日报

奶奶鱼刺卡喉硬吞饭团惹大祸

鱼刺越扎越深,离颈部总动脉仅剩6毫米,所幸医生抢救及时,患者才脱险

●时间:    8月11日    ●地点:    厦门市中医院    紧急取鱼刺手术。    文/图 本报记者 刘蓉    通讯员 兰珊    误吞鱼刺,情急之下,李奶奶硬吞饭团,鱼刺被推破食管入口黏膜,穿入颈部,导致颈部积气。最糟糕的是,鱼刺越扎越深,离颈部总动脉仅剩6毫米。险象环生,医生只能切开右侧颈部的皮肤,翻找鱼刺。几番周折,总算顺利取出。在稳步康复的她预计下周才能出院,李奶奶拉着医生的手说,“这次这根鱼刺差点把我送走,我以后会小心,不会随便相信‘土方法’了,是真的再也不敢吃鱼了。”    误吞鱼刺后吞饭团    不料鱼刺穿破黏膜    8月11日晚,72岁的李奶奶吃鱼时不小心误吞鱼刺,为了把鱼刺“顺下去”,硬是快速塞了几大口米饭。当晚,她就难受起来,第二天赶到南安当地医院就诊。做喉镜时,医生没有发现鱼刺,颈部CT显示异物扎在喉部右侧,建议她转院治疗。8月12日的一整个白天,李奶奶已辗转了3家医院,等她再转到厦门市中医院耳鼻喉科就诊时,已是晚上近12点。该院耳鼻喉科兰珊医师接诊后,询问李奶奶是不是曾吃饭团去硬吞,或用手指去抠过疼痛处。已折腾了一天的李奶奶说,“是呀,一开始卡住鱼刺,我就想着吃一大口饭把它咽下去。发现咽不下去,我就用手抠,喉咙都被抠出血了,还是没用。”    兰珊听完,心里咯噔一下。医生最担心的鱼刺卡喉患者的错误处理方式,李奶奶全做了。距上次做喉镜已经超过12小时,再复查喉镜,也没有发现鱼刺,只在食管入口处发现了一个小溃疡面。但是,颈部CT显示疑似鱼刺已穿破了食管入口黏膜,需要马上处理。    她担心鱼刺位置变化,扎得更深。紧急联系了胃镜室,胃镜室的李上云医生接到通知即刻从家赶到医院,给李奶奶取鱼刺。坏消息传来,胃镜也没有发现鱼刺,能够看到的还是那个小小的溃疡面。鱼刺就在体内,内镜发现不了,只能说明鱼刺越陷越深了。鱼刺如果很长,颈部的大血管很危险。还有,破溃处在每一次吞咽时会不会被带入食物残渣或者唾液?这些都有可能致命。兰珊不敢多想,立即再次给李奶奶复查颈部CT确认鱼刺的位置,CT显示刺约2厘米,已经穿破黏膜,原本密闭空间的颈部右侧已出现积气,气体太多,可能会压迫到颈部器官,甚至压迫脑血管,一旦压迫气管,会造成窒息。而且,鱼刺离颈部大血管只剩约6毫米。李奶奶十分危险,必须要禁食手术了。    改变手术路径    终于找到鱼刺    获悉李奶奶的危急情况,市中医院耳鼻喉科余斌主任立即组织科室进行病案讨论,和同科的副主任医师高金虎初步拟定手术方案,建议尽快全麻手术取出异物以防感染及颈部积气进一步加重。考虑李奶奶年纪较大,手术风险较高,为了减少创伤,先尝试经口在显微镜下寻找鱼刺,很遗憾,还是没有找到。    最终,高金虎改变手术路径,在外部,把右侧颈部的皮肤切开,用血管钳翻找鱼刺。鱼刺离大血管只剩约6毫米的距离,术前B超定位也找不到鱼刺,术中无法依靠仪器设备定位,手术难度非常高,只能依靠主刀医生高金虎的精准操作和细心,稍有不慎,就有可能碰到大血管或者遗漏鱼刺。在翻找了半小时左右,医生终于找到了这根乱“窜”的鱼刺。鱼刺取出后,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下。鱼刺取出来了,但是后续患者仍面临问题——刺破了的食管入口黏膜要修复,要控制感染以及颈部积气进一步变化,这都是康复中非常重要的。    术后,李奶奶病情稳步康复,预计一周后可以出院。    【医生手记】    厦门市中医院耳鼻喉科 主治医师 兰珊    鱼刺卡喉,别再用土方子了    这样严重的鱼刺卡喉案例,我还是第一次遇到。李奶奶最不该做的事就是吞饭团和抠喉咙。鱼刺卡喉时强吞饭团或馒头,有可能出现以下三种严重后果:    第一种:刺吞下去了,但是鱼刺也可能扎在胃里或者肠道;第二种:刺没吞下去,创面变大;第三种:刺扎得越来越深。    李奶奶的情况就属于第三种了。所以,我们耳鼻喉科的医生总是不厌其烦地提醒,不要抱侥幸心理,遇到鱼刺卡喉咙,不要采用老一辈传下来的吞饭或喝醋的“土方子”,即使鱼刺吞下去也还是存在隐患。另外,喝醋会对咽喉和食道黏膜造成刺激,如果醋浓度较高还会造成灼伤,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急性肠胃炎、消化道溃疡等疾病。一旦异物卡喉,不要强吞东西,也不要用手抠,到医院取出才是最安全有效的方法。


标签:

推荐阅读